>> 设为首页 >> 加入收藏
师资团队 Teachers team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师资团队

常清:“新四板”

    “新四板”发展至今,也有一段时间了。党中央、国务院对此一直十分重视,在刚结束不久的全国人大十二届五次会议上,李克强总理在《政府工作报告》中又提到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的问题。为了使读者能够更清楚、更全面地了解这方面的情况,本刊记者对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、博士研究生导师常清做了一次专访。
 

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、博士研究生导师 常清
 
  《中国商界》:中国的资本市场已经有了主板市场(一板)、创业板市场(二板)和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(新三板),然后又设立了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(新四板)。在前三板的基础上增设四板,意义何在?
 
  常清:资本市场的多层次结构并非我国独创。美国在主板市场之外,还有纳斯达克,此外还有区域性市场及场外交易市场。日本除了主板市场东京证券交易所外,还有大阪、名古屋等7家交易所组成的二板市场及诸多场外交易市场。英国也有主板市场、二板市场和三板市场,但都是全国性的。原因在于它不像美国那样幅员广阔,也不像日本那样南北狭长,国土面积小且人口集中,不必分地区设立资本市场,但其全国性市场仍然是梯次配备的。我国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,既借鉴了国际经验,也符合我国的特定情况,应该说是科学合理的。
 
  《中国商界》: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的设立,从政府的角度说,是为了资本市场的立体化;对投资企业来说,有一个本地化的问题。您作为一位学者,如何看待新四板的设立?
 
  常清:我觉得,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,从国家的角度、从投资者的角度、从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的角度,新四板的出现,都是好事情。这是我的一个观点,也是大家的一个共识。我是从去年开始对新四板做研究的,很多专家认为,这样可以让老百姓了解这个市场。有一位专家说过:“让老百姓骑着自行车,到企业去看看。”意思就是这个企业离百姓很近,可以做到眼见为实,然后做股权投资时就比较踏实。国家设立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的初衷也是产需见面,当地的企业挂牌,就在老百姓家门口,可能我的亲戚就在这家企业工作,对这家企业非常了解,都不用去调研。如果这个工厂确实不错,那就可以放心地投资嘛!那么,如果那家企业真的不行,大家也都知道,你再造什么假数据、假报表也没用,揭底怕老乡啊!这种产需见面的方式,就缩短了融资者和投资者之间的距离,让投资者增加了对融资者的了解。
 
  而上海的交易市场离黑龙江、新疆都很远,如果那里有一家广州的上市公司,黑龙江或新疆的老百姓怎么去了解它呢?不了解,就不敢投资。一方面缩小了上市企业的融资面,另一方面也让群众失去了投资机会。
 
  《中国商界》:融资难成了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“瓶颈”,新四板的设立对中小企业应该是利好吧?
 
  常清:应该说,设立新四板主要考虑的就是区域性的中小企业,因为大企业可以到全国性的市场去融资,那里资金雄厚,融资方便。而中小企业就可以考虑到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去融资,因为那里没有大企业对资金的争夺。国家的这一决定,意义就在于把间接融资转化为直接融资,这一举措对于推动融资体制的转型是非常关键的一步。
 
  《中国商界》:新四板与一、二、三板有本质的不同,那就是只有它是区域性的,而其他的三个市场都是全国性的。办好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,关键是什么?
 
  常清:办好新四板,最关键的是什么?是流动性。从100多年的市场发展规律来看,一个市场,如果缺乏流动性,功能就很难发挥。设计再好的功能,实现不了,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上,不能转化为现实。所以,流动性应该是新四板的关键。哪个地方能把流动性问题解决好,就能把新四板做好。流动性解决不好,只是有一个名,说我这里有一个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,仅此而已。
 
  目前看,做得比较好的是工信板,注册在齐齐哈尔,办事处在北京。当地政府出面,请了很多专家去咨询。我也去了齐齐哈尔考察过此事,当时我就提到了流动性的问题。我还是那个看法,必须保持市场的流动性,资金流动起来,企业能融到资,投资者也能看到保值增值的希望。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,是一个很深入的课题,很多经济学家还是不敢贸然“预见”。但流动性肯定是最重要的问题。如果没有流动性,一潭死水,还做什么?
 
  《中国商界》:新四板既然不同于其他各板,在做法上也就应该有独到之处。您认为怎样才能办好新四板?
 
  常清:要办好新四板,我认为重点有四个方面的工作要做好。先说第一个方面。要想做好四板,必须遵循市场一般规律。比如说,市场的信息披露,必须准确、及时,还不能造假。只要一造假,就没有信誉了。全国性的市场上确实有企业造假,被证监会处罚的不少。它可能也影响信誉,更多的是损害了企业的信誉,但还不至于造成全国性市场的萎缩。而区域性的市场一旦出现了这种丑闻,就是致命性的,这个市场可能就全完了。投资者会认为,这是市场的问题。这个市场很单薄,经不起这种风波。因此,就没有人敢去投资了,那还怎么办下去?这就是它的脆弱之处。所以,必须在信息披露方面做得非常好,不能出现瑕疵,尤其不能造假。
 
  第二个方面就是政府监管工作。新四板对政府的监管提出了很高、甚至是很苛刻的要求。市场由当地政府监管,看起来有些矛盾之处。但是,现在也只能是分级监管,国家证监会不能管到各省来。现在,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已经有了几十家,它怎么管得过来?而且真要统管的话,各地情况千差万别,政策性怎么体现?统一管理方法,一定在大部分地方都不适用;因地制宜又会引发关于公平性的争议,还会彼此攀比。但因无法统一,公平二字也就无从谈起。再者,也不能说地方政府就一定监管不好。可能那个地方有能人,那他就能因地制宜地管好。也不能说全国监管就管得好,因为还没有样本来证明它,只能从理论上讲一讲,未必服众。
 
  《中国商界》:这两个方面确实重要,另外两个方面呢?
 
  常清:另外两方面同样重要。第三个问题就是,这个地方的区域性文化和商业生态,作用都很大。有些地方的招商引资工作缺乏诚意,把工作方法变成了手段,叫做“开门招商,关门打狗”,那谁还敢去?而这么做的地方还确实不少。所以说,商业文化非常重要。你得让人看到,你那是一个开放的地方。新四板除了吸引当地的资金以外,一定还得有外地的资金进入。吸引力在哪里?就是商业文化和商业生态。在民营企业家的心里,有一点非常清楚,那就是,什么时候投资是安全的,可以保障投资者利益;什么时候是不能投的,投进去就没了。对这个他们看得非常清楚。
 
  其实,全国各地的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现在已经出现分化现象了。就是说,不是任何地方都能办好新四板。一定要让资金进来,市场流动性越好,钱越愿意来。而商业文化、商业生态越好,流动性就越好。按照规定,每一个省级行政区划都可以办一个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,这就可能遍地开花,但真正能办好的恐怕不多。只要失去了流动性,这个市场就形同虚设了。最后,能真正办好的,全国有那么几家就不错了,我认为这还是乐观的估计。如果几个省级行政区划中有一个办得好的,它就会成为这个区域的交易中心。对全国来说,它具有区域性,而对附近各省来说,它又有一定的集中性,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。如果每个省级行政区划都坚持自己办一个,那地方上很多企业就失去融资的出路了。企业维持不下去,省域经济还会好么?
 

 
  第四个,也是最大的问题,那就是一定要做到融资和投资的平衡,切实保护好投资者的利益。新四板一定要比主板做得好才行,不然就没有意义了。很多人认为四板比主板门槛低,应该宽松,要求不会太严,否则就不如到全国性市场上去了。其实这是一个明显的误区。如果抱着这么一个想法,那肯定就办不成了。
 
  当初设立主板的时候,初衷就是解决国有企业的融资问题,自然就不会把投资者保护问题放在前面。现在国家证监会的刘士余主席一再提投资者保护问题,看得出他要做这个事,这就说明过去没做好。现在,主板市场仍然存在虚假信息披露的问题,这对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保护是不利的。证监会正在打击这类行为,这也表明违规行为已经很严重了。
 
  我认为,对新四板的要求绝不可以低于主板,而且必须高于主板才行。否则的话,你还办什么新四板?你只有高于主板,严于主板,你才有存在的意义。否则,就会把地方上的中小企业也逼上了华山一条路,都往主板上挤,那会是什么局面?
 
  《中国商界》:很多人认为新四板层次低,要求自然就低,似乎是下一级的市场,不必那么严格。目前,这种看法相当普遍,您对此做何评价?
 
  常清:这个事非常之难,观念问题比什么都重要。我强调很多次了,事情一定是与那种看法相反的。新四板要求一定要严于主板,门槛一定要高于主板。现在,主板都在不断改善,新四板要是宽松了,谁还来投资,我去主板不好么?没有投资者,流动性就不存在了,这是我最担心的地方。企业需要融资,政府当然也愿意,但不能因此就不顾及投资者的利益。投资者是最聪明的,你搞不好,他就用脚投票。在新四板上市的企业,肯定离主板的要求差很远,去不了一板,二板、三板怕也去不成,否则就不来四板了。可是投资者是不受地域限制的,他跑到别的市场去也可以投资。当然了,你可以说,到那些全国性的资本市场去投资,可能有去无回,但那是他自己的问题。他不来,你这里失去了流动性,市场做不成了,你和谁说去?
 
  《中国商界》:新四板的特点是区域性,这可以视为“地利”,但同时也是一种限制性。那么,如何才能扬长避短呢?
 
  常清:新四板叫做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,顾名思义,它就是具有区域性,但它同时又是一个中心,区域性中心嘛!要扬长避短,就要先搞清楚长在那里,短在何处。
 
  最早开设主板的时候,意在为国有企业解困,这点在前面已经说过了。这个目的体现在制度设计上,自然就不能把投资者的利益放在前面,但没有投资者又不行,于是投资者无形之中就变成了投机者。上市公司拿到了真金白银,一年下来,说一声“不分红,不配股”就完事。
 
  而投资者原本就有投机心理,而且在事实上已经变成了投机者,眼睛盯着的就是潮涨潮落,心里想的就是低进高出,也就不把分红放在心上。很多人不等分红就脱手了,后来者也不是为了分红才接手,而是在搏“二八定律”,明知赚少赔多,但总希望自己是“二”,别人是“八”,因此上市公司就更加肆无忌惮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不规范的事情也是双方造成的。只不过上市公司主观因素多一些,投机者客观因素多一些,但结果是摆在那的。久而久之,很多事情由此成了痼疾,不是轻易能够改得了的。
 
  当然,不能说国家因此就听之任之了,但想要彻底改观,需要一个长期的甚至是痛苦的过程。而新四板是从头开始,完全可以以主板之失为前车之鉴,轻装上阵。打一个通俗的比方,一个健康的新生儿,总比多年的病孩子好养吧?
 
  新四板毕竟是后来者,没有先得之利,又受地域限制,打不出去。而投资者却来去自如,使新四板的上市企业显得很被动。如果地方政府在监管方面不能真正做到公平、公正,又要“开门引资,关门打狗”,本想保护本地企业,结果却适得其反。在这个问题上,只怕上市企业是无能为力的。
 
  长处和短处都已明了,那就说说方法。
 
  长处是客观的,想“扬”它不难,别把它消灭了,它自然就“扬”起来了。但是短处可是主观成分多。那就是说,想“避”全在自己的思想理念上,不用求谁。但难就难在对主观世界的改造上,这需要有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,同时还要和自己的过去告别,这不是很容易的。唯其不容易,才更需要努力。谁能战胜自己,谁的市场就会脱颖而出,成为数省区域内的佼佼者。这种比较,不是新四板与主板的较量,而是各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之间的竞争。这就如网上虚构的那个故事:两个人遇到一头熊的时候,不是人能不能跑过熊,而是能不能跑在同伴的前面。
 
  《中国商界》:现在的股市发展远不如楼市,房地产不停地涨,股票却涨涨跌跌,不见成效。这种局面如何改观?
 
  常清:房地产确实在不停地涨,但那并不是健康的表现,同时股市也不健康。其实并不是房地产发展得多么健康,而是因为股市更不健康,显得楼市“身体”相对健康。
 
  很多专家、学者认为投资者是傻子,其实,中国投资者的脑子最清楚。比如,投资股市和投资楼市,这是可以自由选择的。政府不鼓励投资楼市,可是买了就涨。房子限购,还买,买了还涨,他能不买吗?让老百姓买股票,老百姓不买,一买就套住了,一卖就赔上了。买套房子,睡上一年大觉,醒来后,价格猛涨,比梦里想的还美;买了股票,天天盯盘,一年前穿着西装进去,一年后穿着裤衩出来了,谁还敢再进去?
 
  但是,楼市的状况也不正常,虽然现在都在赚钱,但同一套房子,地段不变,越住越旧,价格却涨上去了,这财富是从哪来的啊?虚的嘛!击鼓传花,就看谁接最后一棒了。可只要是鼓声不停,花就不停地传。这鼓声什么时候停,我也不知道。
 
  再看股市。上世纪90年代的某一时段,股票指数是2245点,现在主板是3000点左右,涨得并不多,而且其中计算方法多次变化,这时的3000点是否真的高于当初的2245点,也是很难说的。而美国的情况就大不相同。道琼斯指数在“黄金十年”之前是3000多点,现在是20000多点。这个黄金周期已经不是10年了,是20年、30年啊!之所以如此,是因为它的制度设计得好,年年分红。投了资就是股东,法规制度上有很多对股东的保护性条款。我们买了股票之后,也不认为自己是股东,自称“股民”,那就不一样了。
 
  我们要做的,就是让股市健康发展,让股民把自己当成股东,能够从企业的成长中获利,这笔钱是企业在生产和服务领域中创造出来的,拿着踏实。有了这个前提,全国性的资本市场会非常健康地活跃起来。而区域性股权交易中心需要前期规范发展,脚踏实地,也应该可以赶上股市发展的快车,让发展的效益同时惠及上市企业和投资者。这时,惯于用脚投票的投资者就会争先恐后地向你跑来——来晚了就没钱赚啊!(本刊记者:李红霞)
 来源:中国商界

地 址: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大街33号国中商业大厦705室 邮编:100006
版权所有:期货教育网  Copyright 2016
招生电话:010-82370281网 址:www.f-edu.com
QQ: 843280852  京ICP备12035472号-2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4050号
市场有风险,投资需谨慎!